王宏斌校长在做爆米花
校长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共进午餐
这天,舟山定海白泉中心小学的操场上,来了一位陌生的师傅。只见他戴着口罩,穿着蓝色工装,架起一台如今已经很少见的老式爆米花机,做起了学生的“生意”。
只听“砰”的一声,一锅热乎乎的爆米花出炉了。起初,孩子们以为他是食堂打饭的叔叔,甚至连旁边的老师都没认出来他是谁。
直到这位师傅开口对围观的小朋友说:“开业大酬宾,第一个大棉花糖只要五毛‘泉币’(校园币)。”好熟悉的声音,排在前面的小朋友凑近一瞧——嘿!这原来是咱们王校长呀!
孩子们雀跃
校长爆起米花了
新年伊始,白泉中心小学在操场上举行“白小娃闹中国年”的活动。只见美食区一位做棉花糖的大师傅旁边围了不少孩子们,他们拿着因平日优异表现获得的“五色泉币”等待兑换棉花糖。
这位以专业娴熟的动作制作棉花糖的“大师傅”就是学校校长王宏斌。做完棉花糖,他还给孩子们露了一手爆米花的绝技。那天的活动让孩子们收获了太多快乐。
“哇,这是校长做的棉花糖和爆米花,好好吃!”第三个拿到棉花糖的王姣琳回去还写了一篇作文,里面写着:“我们在校长面前排成了一条长龙,校长的笑容越来越深,那双智慧的眼睛,早已乐成了一条缝。”
“孩子们,愿我亲手做的棉花糖,亲手爆的‘米胖’,能给你们带来好运。”当天,王宏斌也在自己的朋友圈给孩子们送去祝福。
王宏斌今年45岁,从小在定海农村长大。生于斯、长于斯,读师范和工作都没有离开过家乡。他把自己的所学和对家乡的爱都奉献给了小学教育事业。
“教育要有童心与爱心,当我师范毕业的时候,决心要执行陶行知的教育理念。”王宏斌告诉记者,无论是小小的爆米花,还是软软的棉花糖,背后都是他想守护孩子纯真笑容、快乐童年的决心。
“我们70后,童年玩的是乡土游戏,夏天抓知了,上山摘果子,和小伙伴玩抓兵抓强盗,家里的门板拆下来就是乒乓台……”王宏斌笑着说道,“而且我很小的时候,就跟村口的老爷爷学过爆米花,可以说是童子功。”
翻开王宏斌的履历,都是在定海的一些小学里任教和当校长。两年前,他又调到白泉中心小学担任校长。无论在哪个学校,王宏斌都和孩子们玩在一起,做亲密无间的朋友。
同学们从五湖四海带来泥士
在校园种下“希望的种子”
记得刚当教师没多久,一次校园活动,在提前踩点做好安全的情况下,他带着孩子们一起探险防空洞,了解防空洞的构造。
在长白中心小学当校长的时候,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家乡,了解方言课程,他带头为孩子们唱舟山方言童谣。长白是个海岛,王宏斌在那里工作了四年,值得回忆的事太多了。
海岛上的对虾养殖很有名,王宏斌就带孩子们参观养殖场,向养殖户学习怎么养对虾。还上山挖红薯,教孩子怎么做红薯饼。每年春天,就带着孩子们上山寻找一种当地话叫做“青”的植物,教孩子如何辨认,再挖回来手把手地教他们做青团。活动结束后,每个孩子凭自己的兴趣写一份观察报告。